俗话说的好,师傅带徒弟,徒弟码文档,是吧.? 肥肥兄,最近弄了不少东西。解决了几
个历史遗留问题,当然全靠这个肥肥师傅咯。
进入正题,这次讲2 个小小知识点,一个关于监控交换机端口流量,一个关于store value。
一.监控交换机端口流量
目前互联网上生产环境当中的交换机监控文档。故此做一个完整,中间在穿插讲其中一个重点知识。算是还zabbix 一个清白吧。!!!本次我拿生产环境Cisco 3750 交换机做演示!!!(只有3750,,没有其他产品)
配置步骤:
1.配置交换机SNMP
#configure terminal
(config)#snmp-server community test ro 建立一个用户为test,权限为只读
(config)#snmp-server traps enable 允许将所有SN
网线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连接网络的介质,在网线中,用接法来区分的话,可分为直通网线和交叉网线。
直通网线:
水晶头两端都按照国际标准接法568A/568B来接的
T568A从左到右依次为:1-绿白、2-绿、3-橙白、4-蓝、5-蓝白、6-橙、7-棕白、8-棕。
T568B从左到右依次为:1-橙白、2-橙、3-绿白、4-蓝、5-蓝白、6-绿、7-棕白、8-棕。
直通网线的适用场合:
交换机(或集线器)UPLINK口-------------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
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计算机(终端)网卡
现在一般是使用t568B接法的
交叉网线:
水晶头一端接568A,而另一端接568B标准。即两个水晶头的连线交叉连接,A水晶头的1,2对应B水晶头的3,6;而A水晶头的3,6对应B水晶头的1,2。颜色相同的为一组绕线
交叉网线适用场合:
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
在电子设备日趋网络的背景下,目前广泛使用的以太网及TCP/IP协议已经成为事实上最常用的网络标准之一,它的高速、可靠、分层及可扩充性使得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灵活,很多情况下运用以太网和TCP/IP能够简化结构和降低成本。目前关于嵌入式以太网的设计方案不是很多,其中大多是基于单片机的,缺点是速度慢、成本太高。DSP作为一种特殊的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具有嵌入的协处理器和用于快速数据处理的并行数据通道,在嵌入式网络设备中引入DSP技术可以使嵌入式以太网变得更快、更便宜、更容易进行功能扩充。本文介绍了基于TMS320LF2407型的嵌入式系统与LAN91C111型自适应10Mb/s/100Mb/s嵌入式以太网控制芯片的接口电路和实现方法。
1 LAN91C111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芯片
LAN91C111是SMSC公司推出的为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的第三代快速以太网控制器。在LAN91C111芯片上集成了CSMA/CD协议的媒体层(MAC)和物理层(PHY),其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以太网控制器的主要功能特性
【简介】
个人在oracle路上的成长记录,其中以蓝自喻,分享成长中的情感、眼界与技术的变化与成长。敏感信息均以英文形式代替,不会泄露任何企业机密,纯为技术分享。
创作灵感源于对自己的自省和记录。若能对刚刚起步的库友起到些许的帮助或共鸣,欣慰不已。
欢迎拍砖,如有关技术细节表述有错误之处,请您留言或邮件(hyldba@163.com)指明,不胜感激。
【前言】
这是一部个人记录的成长杂记,既然步入到oracle的这片蓝海,免不了一路的奔波与不断的考验。借由此杂记与库友们分享蓝的成长历程。
不知何时起对蓝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痴迷,痴迷其广博,痴迷其深邃,痴迷于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而又说不清从何时起,注视于oracle的红色耀眼,照亮出眼前的一道光,未知与迷惑在自己的脚下开始初露些许人生的充实与青春的回馈。
在追逐于DBA梦想的道路上步步前行。
/p
布线技巧——如何降低光纤熔接接头损耗
定义:光纤接续后光线传输到接头处会产生一定的损耗量称之为熔接损耗或接续损耗。
原因:光纤熔接损耗主要是由光纤自身的传输损耗和光纤熔接接头处的熔接损耗组成。由于光纤接续质量影响光纤线路传输损耗的客限、光纤线路无中继放大传输距离等参数,因此要尽可能降低降低光纤熔接接头损耗,以确保光纤CATV信号的传输质量。
那么该如何降低光纤熔接接头损耗呢?方法如下:
1、一条线路上尽量采用同一批次的优质名牌裸纤
2、光缆架设按要求进行
3、挑选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光纤接续人员进行接续
4、接续光缆应在整洁的环境中进行
5、选用精度高的光纤端面切割器来制备光纤端面
6、熔接机的正确使用
br
【51CTO.com独家特稿】前言:作为一名Linux/unix系统工程师,这几年一直在涉及到对外项目,经手过许多小中型网站的架构,F5、LVS及Nginx接触的都比较多,我想一种比较通俗易懂的语气跟大家说明下何谓负载均衡,何谓Linux集群,帮助大家走出这个误区,真正意义上来理解它们,项目施工案例请参考我在network.51cto.com上的同类文章。
一、目前网站架构一般分成负载均衡层、web层和数据库层,我其实一般还会多加一层,即文件服务器层,因为现在随着网站的PV越来越多,文件服务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过随着moosefs、DRDB+Heartbeat+NFS的日趋成熟,这问题也不大了.网站最前端的负载均衡层称之为Director,它起的是分摊请求的作用,最常见的就是轮询。
二、F5是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负载均衡,它较多应用于CDN系统,用于squid反向加速集群的负载均衡,是专业的
为什么强电弱电布线之间要分开?
这是因为强电周围有磁场,如果强电弱电布线距离过近就会对弱电的信号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如果是有线电视线,信号就不会很清楚;如果是电话线,电话就会出现杂音;如果是网线,网络传输速度就会受到影响等等。
因此,在强电弱电布线时,一定要遵循如下强电弱电布线距离要求:
(1)用户电缆不能与高压(AC>1000V,DC>1500V)电缆一起(捆绑)走线。通信电缆的终端与高压电缆的终端最小间隔450mm。
(2)用户电缆一般情况下避免与低压(AC<1000V,DC<1500V)电线一起(捆绑)走线。通信电缆的终端与低压电线的终端(在有牢固间隔物的情况下)最小间隔150mm。
(3)用户电缆可以允许与超低压(AC<42.4V,DC<60V)电线一起(捆绑)走线,且终端无需间隔。
(4)用户电缆应与一些有害设备(
Network Connectivity 1. Important terminologies 1) Link 设备连接的连线。Link本身既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 2) Node 设备。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都可以是Node。 3) Point-to-point 连接的设备只有两个。 4) Multiple access 连接的设备两个以上。多个设备同时去存取的这样一个Link。 5) Switched Network -> Circuit Switched 通讯之前线路必须建立起来。有实实在在的实体线路,线路可能经过多个交换机,将双方连接起来 -> Packet Switched 传送资料时,将资料分割成一个个packge(封包),将每一个封包丢到网络中去进行switch,也就是说,资料进行交换的单位是packet。 6) Message 原始的资料。比较大,比较长。 p
铜缆和光缆又可以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室外电缆和室内电缆。这些电缆在功能和结构上是不一样的。为室内使用设计的电缆,有阻燃型和非阻燃型的阻燃型电级内部有一个空气芯,外面有一层阻燃套。这种电缆也可以有害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室外电缆常用于建筑群之间,可满足所安装场地的特殊环境要求。常见的三种安装方式有地下电缆(装在管道内),安装在地下系统的管道和孔中,它含有空心或实心电缆,有保护层作外套。直接埋设电缆,被置于地沟内,不用管道保护.装填复合物井有附加的保护层。架空电缆,架在建筑群之间的电杆上。根据环境不同具有许多特性,如闪电和鼠咬的防护。
每一根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的铜缆导组芯都是经过退火处理的。热处理就是在制造过程中经过了一段特殊的加热过程使得在特定环境中能减少扭曲和振动应力。
在铜绞线中,一些什殊的细规线是双纹线或多股纹线在一起形成单线。硬导线较易干连接,绞线则较为柔软。
导线包裹若一层隔离物,称为绝缘
R1:
全局:
int e0/0
ip add 192.168.12.1 255.255.255.0
exit
R2:
全局:
Router(config)#aaa new-model //开启aaa认证
Router(config)#aaa authentication login default local //优化命令,设置aaa认证时使用本地数据库
Router(config)#username cisco password cisco&n